
大众网记者 毛道光 通讯员 魏圆成 青岛报道
凌晨4点,青岛的街道还笼罩在夜色之中,蒋杰的闹钟准时响起。他熟练地穿上工装,轻吻床头女儿的照片,随即骑上“小电驴”,向工地进发。作为青岛地铁7号线文蓝区间盾构掘进左线班组里经验丰富的拼装手,蒋杰深知每一块管片的精准安装,都是确保青岛地铁安全运行的关键。
晨光微露时,隧道内已传来蒋杰和班组成员们的讨论声。“今天要拼装的第328环管片,咱们得打起十二分精神。”蒋杰细心检查着管片,同时叮嘱着同事。当吊运至拼装位置的第三块管片缓缓落下时,蒋杰突然挥手叫停:“暂停!这块管片表面有细微裂缝,受力情况下可能触发连锁反应。”他随即俯下身,沿着管片边缘处一点点查看,观察到一条长约13厘米、宽约0.2毫米的裂缝。此时,刚进隧道的班组两进人员王哲也赶到了,蒋杰和王哲交换了一下眼神,两人心领神会,王哲立即联系地面作业保障班组,协调更换新管片并对已到现场的其他管片进行二次检测。与此同时,蒋杰带领螺栓工等班组成员,认真排查隧道内剩余管片,直到确认每一块质量合格才继续施工。
处理完裂缝问题,又一个挑战接踵而至。负责螺栓紧固的老石匆匆跑来:“小蒋,刚发现第326环和327环管片之间出现了径向错台。”蒋杰眉头微皱:“走,去看看。”班组成员们见状,也纷纷跟在蒋杰身后快步走向问题区域。到了现场,蒋杰蹲下身子,使用随身携带的错台尺仔细测量核查错台数值,发现径向错台已经达到7毫米,超过地铁隧道管片质量优质目标错台允许的偏差范围。“先检查拼装点位,看看是不是点位选择有误。”蒋杰一边说着,一边招呼班组成员围拢过来,灯光下,一张张沾满汗水和灰尘的脸庞上写满专注。经过一番排查,点位选择并没有问题。这时,有人提议勉强安装,蒋杰却严肃地摇头:“地铁工程容不得半点侥幸!别小看这7毫米,累计下去可能影响整个隧道的精度。”蒋杰立即检查拼装设备参数,反复校准管片安装位置,协调推进油缸的行程,每调整一次,蒋杰就上前测量管片错台变化。汗水顺着他的脸颊不断滑落,打湿了工装。经过近半个小时的紧张作业,终于让管片严丝合缝地嵌入。
在班组里,蒋杰不仅是技术骨干,更是大家的“贴心大哥”。新来的螺栓工阿色木黑对管片拼装技巧掌握不熟练,蒋杰耐心地手把手教他如何识别螺栓型号,并将自己掌握的快速紧固诀窍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;老邓的手套磨破了,蒋杰默默在他工具箱里放上一副新手套。他常说:“咱们就像这管片,一块接一块,紧紧相连,才能撑起地铁的脊梁。”
随着线路建设不断延伸,蒋杰的工装口袋里多了女儿画的彩色卡片,上面歪歪扭扭写着“爸爸加油”。中午午休时间,蒋杰边吃边和同事分享着女儿最近学会写字的趣事。“等地铁通车,带家人来坐首班车,让他们看看咱们拼出来的‘地下长城’!”在地下深处,蒋杰和他的班组如同技艺高超的“拼图师”,用智慧和汗水,为青岛地铁勾勒出坚实而温暖的画卷。
正规合法的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